關於我們

EDUCATION

教學實習

28.Jul.2025

2025大二建築設計題目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113學年度大二建築設計題目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紅土共生餐舍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5/04/09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餐廳增建建築設計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指導老師:謝文通(出題)、董皇志、洪得雄、王福君、廖彥玟、陳沅煒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助教:楊佩蓉


本案位於南投旺來園區,為南投新設觀光休閒農業區。本案siteplanAEON執行設計,除了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,園區內已有多處由日本建築事務所「堂園有的」(SAND)設計之建築物。這些建築物透過下嵌的形式與當地材料的選擇,形成獨特的地景建築。透過材料本身的自明性(identity),如細緻的金屬、輕巧的木材與樸質的泥土,呈現出業主對這片土地謙卑的態度。建築與土地的相互關係、材料特性所具備的意向性(Intentionality)及建築與自然的永續,正如Valerio Olgiati所言:「The architecture must be autonomous.(建築必須是自主的)
  1. 設計內容:業主在基地內已建有食品廠房、奉茶亭、創意實驗所及產銷店鋪。此園區將成為微熱山丘在台灣實踐品牌信念,最主要的觀光廠房。業主預計在此再新建一間星級餐廳,讓來此參訪的旅客們能夠有個獨特且雅致的用餐空間。如何在這樣的基地環境中,延續在地特色,同時引入工作、餐飲、休憩、觀光……等等空間的交會,是本次設計的核心課題。

A.延續與回應:
設計基地位於園區北側停車場旁之空地。設計重點在於如何觀察基地既有條件,並透過分析來繪製diagram /mapping。在外部形式與環境的邏輯上,需著重於基地分析。應在考量基地自然特性的同時,回應「堂園有的」(SAND)在此地所創造的建築價值與語彙。
B.餐廳的可能:
餐廳的定位為星級餐廳,使用的食材為在地特產。在建築物內部之平面邏輯當中,會有來此享用高級餐點的貴賓與工作人員各別動線、兩者交流、分享、互動的空間。以及需考量用餐者、建築、自然環境三者的關係。
C.永續的價值:
業主在此打造的觀光工廠,從原料到製作乃至回收,達成零廢棄的永續精神,SAND也將此精神落實於建築的設計當中。需思考本設計案在材料選擇、形式上應充分利用自然環境之特性,適度引入綠建築概念手法及設計基地景觀。
  1. 空間需求:
空間需求 說明
用餐空間 室內用餐區、私人包廂()、私人包廂()、戶外露天用餐區,可自行設定增加。
廚房空間 開放式廚房/互動式料理空間、中央廚房、吧台區。
公共服務區 等候接待區、食材展示區
其他空間 樓梯間、電梯間、機電房、管理室、儲藏室等附屬空間。
以上簡述各空間內容可依各基地條件配置適宜之空間組織,並依個人見解互相整合流通使用,惟需注意主客、公眾私密空間之區分與銜接。
 
  1. 基地與相關規定:
    • 建築基地位於南投縣旺來園區:
      南投縣南投市旺來段13151719,基地面積共 48,726.88㎡。
    • 基地北臨旺來路(12M),是微熱山丘於旺來園區當中新建的廠房,本設計案基地設為西側停車場旁之臨路處(如附件所示)。
    • 使用分區為丁種建築用地,建蔽率不得超過60%,容積率不得超過180%
    • 建築線退縮3米,地界線退縮4米防災線帶。
 
  1. 設計進度:
    • W8  04/06 正評日(01);發題解說、基地基礎資料調研
    • W9  04/16 基地踏勘、基地紀錄與分析、初步配置與概念討論
    • W10 04/23 配置與機能定稿
    • W11 04/30 空間架構深化設計研究
    • W12 05/07 造型設計研究、整合設計發展
    • W13 05/14 配置與平面機能、剖面之於空間序列與性能
    • W14 05/21[正草評]
    • W15 05/28 造型設計發展、動畫練習、版面配置與圖面表現法策略
    • W16 06/04[正評]
    • W17 06/11[優勝評論]
  2. 圖面要求:
壹、設計概念說明(機能分析圖、環境脈絡與基地分析、空間軸線與量體配置發展圖、動線與空間配置圖、設計相關概念)
貳、全區配置圖(比例不得小於1/300,需說明與鄰近街廓及景觀設計相關關係)
參、各層平面圖(比例不得小於1/100,需繪製家具;需另外繪製3個主要空間單元局部平面圖(比例不得小於1/50,需繪製家具,例如住宿空間單元、大廳空間等)
肆、各向立面圖(比例不得小於1/100)
伍、剖面圖(比例不得小於1/100,長向剖面另需剖到既有滯洪池,短向剖面則需剖到鄰近建築物)
陸、透視圖(含室內及建築外觀)
柒、正圖版面(電繪採直式90*180,或手繪採橫式A1)張數自行安排
捌、兩分鐘動畫(解析度不得小於1920*1080)

6.模型要求:
壹、環境模(各組一座,涵蓋基地全區及周邊道路,比例1/600)
貳、建築正模 比例1/100及比例1/600(此比例需能置入環境模內)。參、其他相關輔助模型(概念發展模型、重點空間局部模型等輔助說明模型,比例不限)

參考書目:
 1. 現象學十四講」 - Robert Sokolowski
 2. 自身的建築行動」- 汪文琦
 3. Non-referential architecture - Valerio Olgiati

優評活動照片: 

 

作品連結: https://tec-archi.com.tw/workin.php?c=2tDVns%2Bmxc3GbWlnk5eXn5JglWY%3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