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們
媒體報導 24.Sep.2025

2025建築園冶獎首度移師台中頒獎 共123件作品得獎 首創評審特別獎

2025/09/24 21:25 文/記者林耀文

國內年度建築界盛事,擁建築界奧斯卡獎美譽的「2025建築園冶獎」,今年首度移師台中並於今(24)日舉辦頒獎典禮,共123件公私部門建築作品得獎,今年更首創「評審特別獎」,由高雄舊建築再生類的「高雄燕巢.橫山共創基地」,台南市公共建築類「碳佐麻里新興店」、台中市公共建築類「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_自然構築計畫」,以及南投縣公共建築類「半山夢工廠」等四案獲獎。
 

第31屆「建築園冶獎」頒獎典禮,全台各縣市政府、不動產公會皆派代表參加,地主台中市政府秘書長黃崇典、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理事長張麗莉,以及來自菲律賓由吳英明教授率領的建築園冶獎觀摩團,現場近350位建築同業齊聚一堂,歡喜熱鬧為今年建築園冶獎得獎單位喝采。
 

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黃瀚霆表示,這幾年建築園冶獎評選範圍涵蓋全台,最北到新北,最南到屏東,更深入南投山區,評比大樓住宅建築景觀類、透天住宅建築景觀類、公共建築類、公園綠地景觀類、舊建築再生類及社區景觀營造類等六大類,今年共有123件作品獲獎、16件作品獲特別獎,投入志工超過1千人次。
 

今年園冶獎主軸為「穿越叁零.零碳永續」,在三十而立之後,建築園冶獎以「穿越」的概念,將頒獎典禮從高雄「穿越」到台中,希望建築園冶獎的精神能在台中生根、延續;此外,也以「穿越」的概念,串起跨世代、跨領域、跨文化的建築多元信念與價值,豐富建築園冶獎的意義與厚度。
 

建築園冶獎代言人羅耕甫指出,建築園冶獎31年來,每一位參與園冶獎的設計師、團隊與業主,都是推動台灣建築文化往前的力量,建築園冶獎見證了台灣城市與社區的變遷,透過一個又一個優良作品,讓建築人知道建築與景觀設計是如何與自然對話、如何與人群連結、如何承載文化記憶,期許自己,不只是設計漂亮的建築,更是要推動城市與土地的進步,透過建築進行實地的教育,讓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更永續、更宜居的生態共融圈。
 

建築園冶獎主任委員黃啟倫也說,每年的建築園冶獎從報名、評選、公佈得獎作品到頒獎典禮,整個時程差不多要6到8個月,評審組在邀請評審的標準,專業是這些評審的基本配備,外掛的是他們在各領域上輝煌耀眼的成就,每位評審都是用高標準來看待建築園冶獎。
 

黃啟倫表示,今年增設「評審特別獎」,是從得獎作品中,再選出「具代表性、值得表揚」的作品,要獲獎必須先由評審以自主、討論的方式,提出候選作品,並要取得半數以上評審認可後才能得獎,希望藉由「評審特別獎」的頒發,讓建築園冶獎跳脫既有框架,提升至多元、全面的觀點,激發更多專業正向價值。


建築園冶獎今年更首創「評審特別獎」。(圖:高市建築經營協會提供)